山西省石楼县检察院是黄河岸边的一座“小院”,在编干警只有20人,青年干警少,缺编严重,队伍结构不合理一度是石楼县检察院队伍建设面临的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但现在,石楼检察院的青年干警比例超过70%,档案管理工作受到最高检通报表扬,全省“法治进校园”优秀巡讲员、各类省市级业务标兵、十佳检察官助理不断涌现,全院干事创业精气神不断上涨……走进检察院大楼,出入忙碌的人们脸上都是都是朝气蓬勃、充满干劲的样子,这个小院是怎么实现蜕变的呢?据悉,近年来,石楼检察院始终坚持着眼长远、科学谋划,始终聚焦年轻干警特点和检察工作实际,激活年轻干部的“一池春水”,助力各项工作“春色满园”。
一是外引优才架梯子。高质量发展首先要保证人才“引进来”。针对人员短缺的状况,除了及时申报公务员招录计划,引进年轻干警之外,该院积极和上级检察机关、县委、县人社局沟通协调,打破僵化思维,多方招才引智,2022年以来,他们共招录聘用制书记员8人,公益性岗位8人,见习生11人,并从相关行政职能部门中选出了15名专业人才,聘用为特邀检察官助理,把专业知识和执法经验全面融入检察办案中,巧借“外脑”智慧,发挥“智囊团”专业优势,为案件办理提供了人才和专业支撑。公益诉讼检察工作被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报道。办理的《邹某某诈骗立案监督案》获评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优秀立案监督入围案例。
二是内育贤才压担子。2022年以来,石楼县检察院将党组中心组学习成员扩大至部门负责人,共开展党组中心组学习81次,被评为全市首批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联系示范点。积极优化党支部建设,选任90后党组成员任支部书记,将年轻有为的中层干部选配为支委,改善党建队伍结构,实现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同部署、同进步的双赢局面。针对青年干警可塑性强的特点,该院组织干警每周一集中学习,推行领导班子带头、全体干警上讲台制度,开设“青年干警微讲堂”“检察业务我来讲”共38人次,以讲促学、学用相长,快速提升干警能力水平。同时,充分运用学习强国、中检网、检答网等平台帮助青年干警突破地域限制,学习前沿司法理念;积极开展检法公同堂培训,推动更新司法理念,实现“培训促进工作、工作引导培训”的良性循环,着力提升干警业务素能。鼓励干警积极参加各类业务竞赛,2024年,1名干警在全省检察机关业务竞赛中获得“案件管理业务能手”和“全省控告申诉检察业务标兵”称号。3名干警在全市检察机关2024年度公诉人论辩赛中获得三等奖。4名干警入选全省检察机关人才库。
四是人尽其才搭台子。引人育人,最终要落实到“用人”上。如何减少人才流失风险,石楼县检察院着实费了一番功夫。该院推进“1+X”工作模式,1指一个主岗位,X指兼职多个岗位,推动年轻干部多岗位锻炼、压担培养,不断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打造身在一岗、能挑多担的“一专多能”人才。同时,选派青年干警参与乡村振兴、法治宣讲等一线工作,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锤炼群众工作能力。在干部培养、任用过程中,不唯年龄、资历论先后,大胆提拔青年检察干部,4名青年检察干警走上中层领导岗位,成为各项业务工作的骨干力量,实现青年干警由管理客体向管理主体的转变,以良好的用人导向激发青年干警的工作热情。
三是严管厚爱铺路子。该院坚持从严治检与从优待检相结合,严管与厚爱相统一,在全面锻造“四化”队伍上下真功、求实效。该院以机关廉洁文化建设为抓手,常态化组织青年干警参观廉政教育示范基地、开展廉政教育专题党课、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等,通过文化渗透、纪律教育增强青年干警对廉洁司法的内心认同,强化廉洁从检意识。主动接受派驻纪检监察组监督,报备“三重一大”事项,每季度开展廉政谈话、谈心谈话,以铁的纪律和铁的规矩,帮助青年干警扣好廉洁从检“第一粒扣子”。完善从优待警措施,7名干警完成职级晋升,劳务派遣人员落实缴纳社保和公积金,增强队伍稳定性。
星光不负赶路人,江河眷顾奋楫者。工作中,石楼县检察院用情用心做优检察信息宣传工作,信息编发数和采用率连续五年全市第一。组建青年宣传团队,顺应时代热潮开通抖音官方账号,发布各类普法视频12条,单条最高播放量24.8万次;经常性组织干警参加演讲比赛、普法宣传、义务献血、健步走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着力提升检察干警综合素养。此外,该院还注重争创先进集体,以先进集体的整体示范作用带动全院各集体对标先进、赶超先进。
“小院”并非“弱院”,关键在于构建适配人才发展的生态体系,造就检察机关青年干警“敢担当”的魄力、激发他们“能创新”的活力、练就他们“会办案”的功力,未来,石楼检察院将继续深化“引育管用”全链条机制,让青年干警在服务大局中历练成长,为检察事业注入持久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