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细览 【党在我心中】传承红色基因 永葆廉洁底色
检察文化
【党在我心中】传承红色基因 永葆廉洁底色
时间:2021-11-04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从南湖红船到建国大业,从改革开放到全面小康,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之时起,就把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刻在了党的旗帜上,把廉洁奉公的宗旨刻在每一名党员的骨子里。正是我党始终做到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够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爬坡过坎,涉险滩,达彼岸,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作为一名新时代检察人员,能够在武乡这片红色的热土上学习、工作和生活,见证我们党100年的光辉历程,我倍感荣幸。

  回首过去,炮声轰鸣,在武乡这片革命的土地上,为了民族的解放,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撒热血。在洪水镇刘家嘴,有一位叫陈磨兰的老大娘。一天一队八路军来到村里。其中一位年纪较大的首长,向陈大娘借针线补衣服。陈磨兰把他们领到家里,十分麻利地帮他们把衣服缝补好。他们临走时又向她借了几根针和一绺线,并且拿出3角钱给她,陈大娘执意不收。首长和蔼地说:“我们八路军有一条纪律,叫作不拿群众一针一线。”陈大娘倔强地说:“你也别忘了,八路军和老百姓鱼水不能分。”他们没有说服陈大娘,只好拿着针线走了。两个月后,一位小战士给陈大娘送来一个纸包。她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包针和一大绺线,纸上还写着这样几个字:“针线连着军民情,邓小平。”邓小平同志当时管理着一个师的后勤工作,经手的财物数千,但他始终恪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吃糠咽菜,还把自己的口粮分给老百姓,甚至借用了老百姓的针线也不忘返还。正是中国共产党这种一心为民、廉洁奉公、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命运的品质,才换来了人民群众“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军装,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的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他上战场”的支持和拥护,才有了我们民族的独立,国家的新生。

  筚路蓝缕求发展,披荆斩棘迎挑战。今天,在武乡这片红色的沃土上,无数党员干部为实现“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承诺,奋斗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武乡县检察院法警任春生就是他们当中的一员。2016年,任春生被调派到故城镇五科村担任扶贫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在两年多的脱贫攻坚工作中,他始终和村民一起不等不靠,申请和自筹资金,先后帮助村里开工建成五科到东良的通村道路、五科到果则沟水泥硬化路、果则沟饮水解困工程、16户危房改造工程、村级文化广场、村级卫生所新建工程、村级活动场所修缮工程、村级育肥养牛场等,极大地改善了五科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为脱贫攻坚奠定了基础。在驻村期间,他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他也是这样做的。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他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守住了清贫,经受住了考验。

  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作为伟大时代的一份子,作为青年党员,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和新时代先进人物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时刻牢记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脚下踩着泥土,心中装着民情,怀着对人民群众亲人般的感情,让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成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旗帜在前,催人奋进。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我想对党说:我愿在平凡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履责尽责中坚守廉洁担当,不忘初心,立足当下,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作者:武乡县检察院 王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