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细览 【党在我心中】一颗红心永向党,检察为民铸华章
检察文化
【党在我心中】一颗红心永向党,检察为民铸华章
时间:2021-11-04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2018年7月,由真实案例改编的电影《我不是药神》一经上映便引发了热议,李克强总理专门对影片反映的进口“救命药”买不起、拖不起、买不到等民生问题立即作出批示,督促相关部门推动抗癌药加快降价,让群众有切实获得感。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当时对这一报道进行了全文转发。作为一名检察干警,从法律的视角出发,我看到的不止是党和政府持续关注民生,切实解决看病难、买药贵的问题,更看到了司法的温度和检察为民情怀。

  电影主人公程勇的原型陆勇是一名私营企业主,由于他多年来免费帮助病友购买便宜的印度仿制药,被许多白血病患者称为“药神”。但在2013年,一直觉得自己在做好事的陆勇,因涉嫌贩卖“假药”,被警方带走。一千多名病友联名签名为他求情。检察机关从客观事实出发,按照司法为民的价值观全面考察该案,最终决定撤回起诉,不将陆勇的行为作犯罪处理。遭受牢狱之灾,又最终“虚惊一场”,陆勇说:“我始终敬畏法律,也感恩时代的变化。希望我的经历,能促使某些改变。”该案后来被评选为2015年度全国检察机关十大法律监督案例。

  我想,该案的入选,不仅是因为检察机关给了公众最期待的答案,更是因为检察人员能够利用已有的法律构架、通过详尽的释法说理,为我们呈现了检察工作最温暖的模样,充分彰显了司法的温度和法治的进步。

  在我的身边,也有一群这样的检察人员。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有的只是检察人的平凡与坚守。他们的工作平常得近乎琐碎,但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忠诚履职,生动诠释了“一颗红心永向党,检察为民铸华章”的检察情怀。

  一、党徽闪耀,向“疫”而行

  2020年,新冠病毒突袭而来。危难之际,我们的党员干警挺身而出、冲锋在前,第一时间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积极参与要道值守、人员摸排、社区消杀、走村入户、群众帮扶、捐款捐物等项工作,他们舍弃一年一度与家人欢度春节的团圆机会,顶着风雪,冒着严寒,以身作则,身体力行。150余名干警先后在东城、北城、南城、安邑、席张等街道社区共摸排走访了4951户15442人,用实际行动筑起了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在这场没有硝烟的防疫阻击战中,全体党员干警不负重托、迎难而上,筑起了一道道坚固防线,充分发扬了共产党员艰苦奋斗、无私为民的优良作风,彰显了服务大局、勇于担当的检察作为,践行着人民检察为人民的情怀,让党旗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二、刑事检察,匡扶正义

  公正司法事关人民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为更好地维护公平正义,打击刑事犯罪,盐湖区检察院刑事检察干警始终初心不改、砥砺前行。身处办案量位居全省第二的基层检察院,他们在工作中面临的压力和困难可想而知。但他们总是自觉扛起责任担当,主动化压力为动力,通过优化人员配置、加强学习培训、提升工作效率等方式,积极克服“案多人少”客观难题,坚持高质量、高标准办理司法案件,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面对新型犯罪行为时,他们连夜加班加点,研读法律政策,认真核实相关事实和证据,从阅卷到提审,形成了详尽的审查报告,力争在最短时间里依法作出批准逮捕决定。公诉席上,他们沉着冷静、慷慨陈词,有条不紊地进行指控,有力地打击了犯罪嫌疑人的嚣张气焰。

  三、公益诉讼,守护美好

  公益诉讼,是党和国家全面依法治国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党和国家赋予检察机关的又一项神圣职责,也是人民群众交给检察机关的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和重托。我院公益诉讼部门都是女干警,她们用巾帼担当撑起了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一片天。她们以车行路,以舟渡河,以脚穿径,中条山畔、安邑水边、盐核分所、烈士陵园……处处留下了她们摸排走访、调查取证、督促整改的身影。作为公共利益守护人,她们总是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使命放在心中,不断延伸法律触角,积极守护社会公益。从市场环境整治到高铁沿线安全治理、从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到文化遗产传承,从食品药品安全到野生动植物保护,领域不断拓展,服务持续深化,为服务保障盐湖区高质量转型发展作出了积极尝试和检察贡献。她们办理的烈士陵园保护案被评为山西省英烈保护公益诉讼第一案;办理的违法使用、改造“河东盐务稽核分所旧址”公益诉讼案被评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并入选了最高检“民事行政检察工作30周年经典案例”。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人民检察制度创立90周年。一百年前,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为了民族解放、为了人民幸福而英勇斗争;一百年后,全体党员干警守初心、担使命,为了法治社会、为了公平正义而恪尽职守,在和平的年代里、在平凡的岗位上彰显检察作为、淬炼向党“红心”!

  作者:运城市盐湖区检察院 蓝南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