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细览 【党在我心中】光荣与梦想——毛泽东诗词里的初心与使命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检察文化
【党在我心中】光荣与梦想——毛泽东诗词里的初心与使命
时间:2021-11-08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1910年,16岁的毛泽东离开家乡韶山,前往湘乡求学。临行前,他写下了这首《七绝·改诗赠父亲》,把它夹在父亲每日必看的账簿里,借此表达自己学有所成的决心和志在四方的人生追求。其中“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成为日后言志的名句,流传至今。

  《七绝·改诗赠父亲》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从此,他走出乡关,义无反顾地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之中,开启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而他的一生,就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最生动的写照。 

  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这一年,毛泽东在湖南度过了他的24岁生日;这一年,他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在《新青年》上发表《体育之研究》,提出“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口号,毛泽东开始在全国崭露头角。

  1918年,毛泽东决定北上。这次的北京之行,改变了她的一生。经老师杨昌济介绍,毛泽东认识了北京大学的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并开始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担任助理员。这期间,他建立起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1920年11月,毛泽东创建了长沙共产主义小组,这是中国最早的党组织之一。1921年,嘉兴南湖的红船上,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一个完全新式的无产阶级政党诞生了。

  1925年,中共四大召开。同年秋,时年32岁的毛泽东回到家乡韶山创办农民夜校,组织农民协会。在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途中,途经长沙,他重游橘子洲头,写下了豪情满怀的名篇《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大会上曾说:“年轻的毛泽东同志,既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仰天长问,又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浩然壮气。”从此,一心要扭转乾坤的毛泽东,开启了作为一名共产党人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创作时代。

  1927年,国民党正式同共产党决裂,开始对共产党员实行大逮捕、大屠杀。在白色恐怖中,革命者血流成河却没有被吓倒,他们用“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铮铮誓言,生动表达了共产党员的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

  面对大革命失败的困境,1927年春,毛泽东伫立于长江之滨,在白云黄鹤之乡,心潮起伏,吟成了一首苍凉沉郁的诗作《菩萨蛮·黄鹤楼》。

  《菩萨蛮·黄鹤楼》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借滚滚而去的江水,写出了对革命前途的焦虑,同时也表现了愈挫愈勇的斗志和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信念。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发动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决定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途中,他领导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这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1929年的重阳节,距离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过去两年了。革命尚在黑暗中摸索前行,而他却遭遇了人生最艰难的岁月,他失去了党内和军内一切职务,并险些死于疟疾。在这样的人生境遇下,毛泽东看到闽西山区秋日里漫山遍野盛开的菊花,挥笔写下了《采桑子·重阳》。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这首词脱尽古人“悲秋”的窠臼,一扫衰颓萧瑟之气,表达了毛泽东诗人兼战士豪迈旷放的情怀和达观的人生态度。

  1930年,毛泽东写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1931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开始长征。在毛泽东的诸多诗词中,“而今迈步从头越”“红军不怕远征难”“不到长城非好汉”等名句都出自长征时期。这些诗词艺术地再现了长征历经困苦走向胜利的光辉图景。

  1935年1月,在红军二渡赤水、再占遵义的途中,毛泽东写下了他在党和红军危机存亡关头复出后的第一首作品——《忆秦娥·娄山关》。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从拂晓到傍晚,经过反复冲锋、来往肉搏,红军终于夺下了娄山关险隘。战斗结束后,毛泽东登上娄山关,写下了这首词。这是红军长征以来毛泽东指挥的第一个胜仗,所以主席说“而今迈步从头越”。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借用“雄关漫道真如铁”来形容中国革命的艰难曲折的昨天。

  1935年10月末,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回顾长征以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写下了名篇《七律·长征》。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诗成诗于长征胜利结束之时。它既是长征的史诗,也是崇高精神的赞歌。而长征所铸就的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国共第二次合作形成。同年2月,毛泽东率领中红军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东渡途中,红军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毛泽东于一场大雪之后,在这个小山沟里写出了气势磅礴的《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遥想当年,毛泽东曾在橘子洲头,在南国的秋景里“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如今,在北国的雪景中,他用“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鲜明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胸怀和理想。

  时间来到解放战争时期。经过三年的浴血奋战,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于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毛泽东听到个消息后,欢欣鼓舞,写下了著名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南京解放意味着中国革命已经胜券在握。中国革命从井冈山出发,沿着人间正道,从胜利走向了胜利。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新中国成立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中国,成为摆在共产党人面前亟待解答的历史课题。对于如何搞好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进行了深入思考和不懈探索。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取得的一系列成就都体现在毛泽东创作的一篇篇诗词中。

  1954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三大改造稳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新局面。这年夏天,毛泽东又一次来到北戴河,写下了这首《浪淘沙·北戴河》。

  《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一句“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反映出他对新中国所取得的建设成就的无比欣喜和对社会主义新中国无限希冀。

  所有的事业都不是一帆风顺的。1960年,中国正处在三年困难时期,中苏关系恶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华经济封锁,中国共产党正经历着执政后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面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毛泽东写下了《卜算子·咏梅》,鼓励大家战胜困难。

  《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如今,中国面临着极其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重读这首《卜算子·咏梅》,更加坚定了我们不惧压力,迎接挑战的信念。

  毛泽东一生共创作了100多首诗词,在每一个关键的历史节点,他都留下了传诵至今的诗词。这些诗词见证的既是一个有志青年成长为革命领袖的历程,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用光荣和梦想创造一个新时代的伟大历程。毛泽东的诗词是中国革命史的艺术结晶,也是百年党史的壮丽画卷。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一百年来,不管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敢”字当先,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坚定前行。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沿着革命先烈的足迹,涌现出了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创造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奇迹,实现了全面小康,成为了国际社会公认的最有安全感的国家。

  作为一名青年共产党员,回顾百年党史,唯有不忘初心的永久奋斗,牢记使命的继续前进才是对这段历史最好的纪念。生命,从来不会因为平凡而失去伟大,共产党员就是要能在平凡中铸就不凡,能在危难时挺身而出,就是要初心如磐石,使命在肩,让党旗飘扬在离群众最近的地方。“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辉煌成就已载入民族史册,美好未来正召唤着我们去开拓创造。

  作者:长治市潞州区检察院 陈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