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细览 晋中市院:寒冬里的检察温度 融化亲情坚冰
检察公开听证
晋中市院:寒冬里的检察温度 融化亲情坚冰
时间:2020-12-01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为继承遗产,亲姐弟对簿公堂,反目四年之久……因一场民事检察听证会,心中郁结一朝解,寒冬里暖了姐弟情。

  11月20日,晋中市人民检察院就一起因拆迁补偿款引起的继承纠纷案件组织公开听证,晋中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南世勤主持听证会,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郑黎明列席。

  法理与亲情孰轻孰重?遗嘱不予确认,遗产继承陷于纠纷,历经一审、二审、再审,当事人不服终审判决,以有新证据为由就民事生效裁判向检察院申请监督。

  王国忠、王国华(均为化名)的父亲、母亲系榆次某村村民,育有3子3女,当事人分别为长子、次子。1983年,其父亲因病去世,当时遗产未进行分割;1987年,母亲与儿女共同出资出力将原有房屋拆除重建;1992年第二轮土地确权时,原榆次市人民政府为其母亲发放了《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3个儿子与母亲一直在该院落内共同居住、生活。

  后来,母亲去世后,该村改造拆迁。2016年,王国忠、王国华分别以该宅基地的三分之一与村委签订拆迁补偿协议,并分别取得拆迁补偿款及相应的回迁安置住房利益,三儿子占用该宅基地三分之一和房屋,诉讼时还未签订拆迁补偿协议。在此期间,长女王娟(化名)提出子女共同继承拆迁补偿款并依法分割安置房份额,但因协商不成,于2017年1月诉至法院。

  经审理,本案讼争院落内原有房屋系父母的夫妻共同财产。父亲去世后,母亲与其儿女共同出资出力重建房屋,应当确认其中有二老的财产份额。王国忠、王国华在庭审中提供的“遗嘱”为打印件,因不具备遗嘱的形式要件不予确认。父母遗产应当在其法定继承人之间继承分割,另外两个女儿均表示放弃继承。一审法院考虑到王国忠、王国华就宅基地三分之一及房屋已分别与村委会签订拆迁补偿协议,并取得部分拆迁补偿款项和回迁房的拆迁利益。三儿子实际占有该宅基地三分之一及房屋,法院于2018年7月作出判决,兄弟三人应各支付姐姐15万元。王国忠、王国华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二审维持原判,向省高院申请再审被驳回后,以有新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为由向检察机关申请监督。

  检察官经认真审查,认为事实“明了”,原判决未有不妥。案件背后到底是怎样的“隐情”,检察官走村入户,一探究竟,结果是各说其词,如何打开心结?

  承办检察官首先调卷对法院审理的各项证据材料进行审查,并针对申请人提出的新证据(登记于母亲名下的土地登记申请书档案资料,标明“一院三户发一证”),到榆次区自然资源局调查核实。经过认真审查,检察官认为该案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申请人提供的新证据不足以推翻原判决。

  如果仅仅不支持当事人的监督申请很简单,但案结事未了,破裂的家庭关系永远难以重归于好,检察官犯了难,决定深入了解案件背后的故事。

  检察官走访村委会,核实拆迁补偿的具体情况。询问长女王娟,了解到她在出嫁后,重建房屋时曾出资出力;母亲生病住院时一直照顾陪伴。作为女儿,她认为完全可以继承父母遗产,拆迁补偿也应该有自己的一份。与兄弟们商量不成,希望通过法律途径为自己讨个公道。询问王国忠、王国华时,他们认为遗嘱明明表示房子和宅基地留给兄弟三人,嫁出去的女儿哪能回来分娘家的财产。

  以监督促和解,以真情解纠纷,公开听证以可感可触的方式,提供了让当事人面对面感受司法公正和司法温度的检察方案。

  承办检察官将案件情况向检察长南世勤作了汇报,南世勤认为,因拆迁补偿款引发的继承纠纷较为普遍,具有典型性,决定亲自组织公开听证,通过听证的形式释法析理,化解家庭矛盾。

  听证会邀请了人民监督员、法律专家、学者3人担任听证员。听证会现场,案件承办人详细介绍了案件的基本情况,申请人、委托代理人与其他当事人就事实认定、证据情况及法律适用进行了阐述说明,听证员进行发问和评议。听证员评议后一致认为,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希望当事人息诉。

  “遗产本是逝者留给亲人的一种物质帮助和心灵安慰。父母去世了,但兄弟姐妹血脉相连、亲情犹在,因拆迁补偿造成亲人隔阂、身心疲惫,实不值得。你们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人世间没有比这种亲情更可贵的了。‘金钱有价、亲情无价’,希望你们珍惜亲情,放下心结,握手言和。”南世勤喻之于情、晓之于理。

  “实际上我也想通了。”王国华话语软了下来;王国忠也表示息诉服判;姐姐王娟表示尊重法院判决,气氛变得融洽起来。

“家”是一个温暖的字眼。在这个寒冬里,这场公开听证会温暖了手足情,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