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细览 朔州朔城:公益诉讼让大虫窝纪念碑重焕庄严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公益诉讼
朔州朔城:公益诉讼让大虫窝纪念碑重焕庄严
时间:2025-08-13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原先这里碎石遍地、荒草丛生,碑体也有破损,更没有正式的保护标志和一条像样的路。现在好了,纪念碑主体经过专业修缮加固,破损处已修补,碑文重新镌刻描漆,清晰醒目;周围环境彻底清理平整,还铺设了直达碑前的石板步道。”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张蔡庄乡的工作人员,指着前方松柏环抱中巍然矗立的抗日英烈纪念碑,热情地向检察人员介绍着修缮后的景象。

1940年8月30日,百团大战的硝烟未散,刚刚在阳方口奇袭告捷的八路军120师714团,带着疲惫与胜利的余温,转移至这地形复杂、民风淳朴的大虫窝村休整。多日鏖战,战士们十分疲乏,在闲窑、柴棚、场面的秸秆堆倒头就睡。然而,遭跟踪日寇报信,天刚亮村子四周便被日寇层层包围,突围中,八路军300余名将士英勇作战,壮烈牺牲。在第二天,我军100多名战士来大虫窝村清理战场,掩埋牺牲的指战员,结果被驻朔县城日军再次包围。75名指战员被日军俘虏,用铁丝串住锁骨押到朔县城,在县城西关三圣公庙的空地被活埋。

2021年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检察院(以下简称朔城区院)在开展红色资源保护公益诉讼专项监督中发现,朔城区委、区政府于2014年8月20日,在朔城区西山、张蔡庄乡辖区内的大虫窝村中烈士殉难处,敬立了烈士纪念碑志记。但该纪念碑周围有多处碎石、荒草未清理,且纪念碑体部分砖瓦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现象;该纪念碑作为红色文化遗址,未设置保护标志,也无任何道路可以通往。针对这一情况,朔城区院迅速启动公益诉讼程序,通过查阅史料走访乡里等方式,确认其作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通过实地勘验,固定碑体破损的证据;通过走访行政机关、咨询文物保护专家,寻求专业的修缮建议。在证据充足、职责明晰的情况下,2021年8月5日,朔城区院依法立案。同年8月6日、8月10日,朔城区院向朔城区文化和旅游局、朔城区张蔡庄乡人民政府分别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其依法履行保护管理职责,做好辖区内红色一直的维护、保养工作。

收到检察建议后,行政机关高度重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整改:一是建档注重“全”与“真”。从对历史负责的高度出发,由民政局牵头,乡镇指派专人负责烈士档案的收集和整理,注重保存好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全方位、多角度记录好整个过程,记载每一个感人的细节,确保每位烈士一人一档;二是原地维护。乡党委在民政局的指导下派出村“两委”工作人员对破烂的碑底进行了维护,添土加固,补齐底座砖面并进行粉刷。同时清除纪念碑周边的杂树草,并对已立的烈士墓碑进行刷新描字。根据实地情况,栽种松柏等树木,营造庄重肃穆的环境;三是责任追究。为了更好的保护文物,乡党委建立文物保护机制,加强文物保护日常监督和对破坏文物的违法行为责任的追究,把责任细化到村到人,使大虫窝老百姓心存村有烈士纪念碑的自豪感,自觉抵制破坏烈士纪念碑的违法行为,增强为人人护碑的良好氛围。

履职不止于检察建议发出,更在于长效保护。今年八一前夕,朔城区检察院精心部署“回头看”行动,再次站在这松柏常青的山坡上,仰望修缮如新的纪念碑,检察干警的内心涌动着难以言表的庄严与力量。朔城区检察院将持续跟进监督,以公益诉讼之名,做红色基因的守护者、法治微光的传递者,以检察之力,赓续英烈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