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题活动>>第四届十大杰出检察官评选>>李保国
甘当检察战线“老黄牛”
——记阳城县人民检察院反贪干警李保国
时间:2012-09-13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李保国,一名长期坚守在检察岗位上的老党员、老检察官,从最初的经济检察科到现在的反贪局侦查科,24年如一日,不图名、不为利,勤勉敬业、恪尽职守,始终奋战在办案第一线,主办、协办100多起贪污贿赂案件,件件铁证如山,赢得了社会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从检24年来,他默默耕耘、执着奉献、无私无畏、甘守清贫,在他的身上始终保持着一种忠诚信念的“坚韧”,一种心系群众的“宽厚”,一种执法公正的“担当”,一种清廉无畏的“坦荡”,他以“俯首甘为孺子牛、心系检察筑忠诚”的职业信念和职业情怀忠实践行了“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被人们亲切地誉为“检察战线上的老黄牛”。

  爱岗敬业,一腔热血为检察

  反贪侦查工作是艰辛的,从案件初查到案情突破往往需要加班加点,白天黑夜连轴转。

  2007年,在办理全市首起民爆系统商业贿赂窝串案时,正逢五一期间。他本打算利用节假日陪妻子去看看病,可案件突破迫在眉睫,办案人手严重短缺,他毅然放弃了节假日,撇下尚在病中的妻子,直奔办案一线,而这一呆就是一个多月。一个多月来他没有顾上回家,甚至没有准时吃过一顿饭。办案期间,在一次与犯罪嫌疑人谈话时,他突然昏倒在讯问室里,后被紧急送往县人民医院,经专家会诊,确诊为胃溃疡引发急性胃炎。医生要求他立即住院接受治疗,可他听了医生的建议却直摇头,恳求地说:“工作一刻也不能耽搁了,我必须马上回到岗位上去,等再过个三五天,我一定主动来医院报到。”医生拗不过他,只好给他开了些缓解症状的药。至此,他便一天也没离开过药。

  2010年9月一天,他在办案中突然感觉疼痛难忍,被同事们赶紧送到了医院,后经确诊才得知自己患上了急性心绞痛。医生说:“你是怎么搞的,这病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你为什么不早点来检查?现在必须马上住院!”医生说的是斩钉截铁,老李却是软磨硬泡。他笑着说:“咱这一点小病用不着住院,我清楚自己的病,休息一下就好了,等忙过这阵子再说吧。”医生说:“病能等吗?你不要命了?心绞痛最怕劳累,你这样子不分轻重缓急,不爱惜自己的身体,等到病情加重,后果不堪设想,你要考虑清楚!”他再次和医生玩起了太极,又托熟人,又说好话,医生没办法只好又给他开了点药,并一再叮嘱他要回家静养,尽早住院治疗。他嘴上一边应承着,一边还是惦记着单位的事。这头刚拿上药,那头就又扎到了办案中。为了不让家人为他担心,他暂时把病情隐瞒了下来。一天,妻子因几天没见着他便打电话到单位,他恰好出去外调去了,妻子在和单位同事询问过程中偶然间得知他患有急性心绞痛却坚持不愿住院的事。等他晚上回到了家里,妻子和女儿责怪他说:“病了为什么不住院呢?等把小病耗成大病才当回事嘛。”他却向她们笑着说:“我工作的时间不多了,等我退休以后,我就把身体交给你们,你们咋说就咋办。”因患有严重的胃病和心绞痛,连续突破案件时院领导总会劝他多休息,但他总是笑着说:“案件很快就突破了,我还可以再坚持”。

  2009年初,院里进行中层竞职上岗,已是55岁的他本想趁这次调整轮岗,到相对轻闲的岗位上歇一歇,同时可以腾出点时间照料一下刚做完心脏搭桥手术的妻子,可面对反贪队伍总体年龄偏大,缺乏经验丰富检察官的实际,领导希望他继续留在反贪局,他当即就表态愿意留下。回到家,老婆埋怨他,女儿说他不关心家,但他打着马虎眼,安慰了家人一番就糊弄过去了。对于认定的事情,他总是执着地坚持着,从来也没有反悔过,更不曾埋怨过。

  2005年,他正在办理一起医药系统贿赂大要案,远在郑州的父亲心脏病突发,被送到了医院抢救,作为长子的他,本应立即赶往医院,但由于案件正在紧要关头,他嘱托了家人几句就又投入办案之中。当他办完案件匆匆赶到医院时,父亲已离开人世。面对家人的埋怨,他一声不吭强忍着悲痛伏在父亲的病榻前久久不愿离去,父亲的去世成了他终身难以抹去的遗憾……

  就这样,他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拖着日渐消瘦的身体,忍着家人的埋怨,坚持奋战在反腐斗争的第一线。二十四年过去了,院里提拔了很多干部,年龄比他小的,比他进检察院晚的都提拔了,而他仍然是一名普通科员,但他从来没有争辨,更没有埋怨,在他眼里,在他心里,永远装着的是他所钟爱的检察事业。

  攻坚克难,无私无畏写忠诚

  在李保国同志的办公桌上,从1986版《预审学》到2010版《反贪侦查实务》,他将从检以来涉及侦查谋略的教辅书和办案笔记整齐划一地放在伸手可触的地方。从薄到厚,从厚到薄,这些书籍宛若他的朋友,这些笔记亦似他的亲人,他总是爱不释手,他将书中的每个字都渗入了自己的思想和生命,形成了一套侦破谋略的“李氏兵法”。二十多年来,他边办案边学习,结合实践撰写的《浅议在反贪工作中提高发现和揭露犯罪的能力》、《浅淡心理学在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侦查中的运用》等十余篇理论文章先后被各级媒体刊载。在办案中,他有着高超的审讯技巧,善于把握各类犯罪嫌疑人的心理,能因人而异、适时进行针对性地谈话,打消嫌疑人的侥幸心理,促使其交待犯罪事实。

  在查办某公司会计郭某贪污案件时,侦查人员多次与之交锋,郭某拒不供认其犯罪事实,案件陷入了僵局。在全体侦查人员积极进行外调收集、固定证据时,他主动请缨,请求领导安排他与郭某进行面对面交锋。在讯问室里,他以情感人,以理说法,很快与郭某建立了信任,一步步化解了其对立情绪。经过三次长谈,郭某终于打消了畏罪抗拒心理,彻底交待了犯罪事实。

  在查办某公司科长贾某受贿案件时,贾某到案后气焰十分嚣张,甚至扬言:“你们怎么把我叫来,还得怎么让我回去,看你们如何收场。”面对贾某的挑衅,这一次他改变了方法,厉声对贾某说:“我办了多少起案件,还没有一个人敢说这样的大话,不要以为自己拿了人家的钱财,不认账就可以没事,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坐在这里,狡辩抵赖只会加重你的罪行。”说罢他到监控室静观其表情变化。贾某由狂躁慢慢变为一言不发,继而又狂躁,反复几次后,贾某终于按捺不住,几次提出要找他谈话,他都没有予以理会。如此多次,贾某终于平静下来,说要交待问题,为了一鼓作气突破贾某心理防线,不使其再有侥幸心理,再次谈话时他不讲案情,而是谈人生、谈家庭、谈子女等,经过细致的工作,贾某终于放弃了侥幸心理,交待了在短短一年任期内多次收受施工方贿赂的犯罪事实。

  记得有一次,根据群众举报,某国有公司销售员在太原购置了一台价值3万元的车床,却以6万元的价格下了帐,从中贪污公款3万元。领导派李保国等到太原调查,找到了出售车床的单位,可这家公司已经集体经营转为个体承包经营,单位性质发生了变化。承包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自然不愿出卖自己的顾客,而是尽可能地为顾客打着掩护。事情到了这一步应该说案子“查无实据”,可以回去了。可李保国还要坚持调查,又去找了承租单位,结果这一调查一些事情完全和承包人的说法不一样,随后他带领着干警们又在市场上了解了一下相同品牌车床市场的行情,这一了解,完全与举报人所说的价格一致。因此李保国再一次回到了承包人那里,询问他车床的价格到底是多少。承包人依然一口咬定说是6万元,李保国义正言辞地说:“相同的品牌,别人那里3万元,为什么你卖6万元还会有人买?”承包人一下被他震摄住了,吱吱唔唔难以解释。而就在此时电话响了,承包人接起电话,脸上显露出一丝尴尬,说话也遮遮掩掩。他一放下电话,李保国便问:“阳城那个买主打来的吧?”承包人惊讶地看着他说:“你怎么知道?”李保国笑了一下说:“我们是做什么的?希望你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要知道作伪证也是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承包人知道纸里包不住火了,只得如实交代了他为买主虚开发票帮助买主贪污公款的事实。

  在反贪工作的这些年,他凭着自已的聪明才智和永远不服输的牛劲,想方设法,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先后主办和协办了百余起贪污贿赂案件,其中有影响的大要案60余件,所办案件经法院审判均作出了有罪判决,在社会上和群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凡是和他打过交道的无论是证人,还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都由衷地佩服他。有人曾经问他:“你不怕得罪人遭报复么?”他坚定地说:“我们代表的是国家和人民,有党和人民做我们的坚强后盾,再艰难的坎,再危险的关,我们都会一往无前,只要始终做到心底无私,公正执法,有何畏惧!”

  甘守清贫,堂堂正正走人生

  他常说:“反贪是一个高危行业,是在夹缝中求生,时刻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稍有不慎就会掉入深渊”。多年来,他时刻警醒着自己,始终坚守着做人的底线,不越雷池半步。起初,还有人找他说情,他总是说:“我说了不管用”,到后来,慢慢就没人找他了,都说他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道士”。有人问他图什么,他说:“我喜欢检察官这个职业,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意味着选择了责任和担当,选择了正义和清贫,背负起这项使命,就要对得起党和人民的信任和重托,对得起人民给的这份工资,当回首往事时我希望自己能够做到问心无愧!”

  1993年,企业改制妻子下了岗。看到别人都利用各种关系相继安排了工作,妻子也多次恳求他,希望他能够利用在反贪局工作的便利去找找关系,他都断然拒绝了。妻子委屈地说:“我不是为自己,你平时工作忙顾不着家,两个女儿上学都急需用钱,家里仅靠你一个人支撑太辛苦了,我是不想让你一个人太过操劳累坏了身体!”由此妻子想不通,甚至多次提出离婚。好不容易熬到两个女儿都毕了业,孩子找工作成了他最头疼的问题。妻子总是旁敲侧击地劝他动动关系,托托人情,他总是一声不吭,低头不语。孩子是他心头肉,孩子能有份好的工作,能够生活得安逸幸福也是他最大的心愿啊。可他心里更明白:“身处反贪这个行业,有多少双眼睛在看着,在盯着,很多人恨不得能找个由头和他搭上话,建立起关系网。可越是这样,他越发不能开这个口。虽然生活清苦,但人活得坦然。”他这样安慰妻子,也这样教育儿女。两个女儿先后自谋职业,虽然没有份铁饭碗,但从他们的全家福中能够体会到那份安乐、温馨与幸福。就这样,几十年来,他在坚守原则、把持底线的同时,独自一人撑起了这个简单而又温暖的家。妻子因患严重的心肌梗塞,几次住院,花光了他所有的积蓄,但他从未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默默承受着,也默默快乐着,无怨无悔,无欲无求,简单而又充实地守护着这个家。

  他心态平和,淡泊名利。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每次院里评模评优,领导都会先考虑他,但他总是说:“年轻人需要鼓励,还是将机会让给他们吧!”,看着青年干警受到鼓励而变得更加积极向上,看到检察队伍一天天壮大精强,他由衷地感到欣慰和高兴;他乐观豁达,生活充实。他天生有着一副好嗓子,机关歌咏比赛,他是当仁不让的独唱高手,他浑厚的音质和声请并茂的表演,深深感染和鼓舞着大家,大家都称他是“翻版杨洪基”,文艺联欢会上他结合办案实践自编自导的双簧、哑剧、小品等,年年给大家惊喜,年年给大家快乐,是机关文化建设的骨干中坚。看着舞台上让人忍俊不禁的他,想想办案中一脸严肃认真的他,大家无不钦佩这个敬业奉献的老检察,这个豁达坦荡的老反贪。

  从检24年,李保国就这样始终坚守着清贫,不徇私情,不谋私利,胸怀坦荡、乐观生活,用执着绘就信念忠诚,用生命守护公正廉洁。在他身上,更多的是对检察事业的忠诚坚守,对反贪工作的执着奉献!









基层联播
·阳泉检察官救人不留名
·新绛县院: 开展中层干部新刑诉法知识大讲座
·河津市院:采取“六到位” 实现“零”上访
·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一行到洪洞县检察院
·万柏林区院:检察官打靶迎“八一”
专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