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化长廊
基层检察院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的现状与思考
时间:2015-05-15  作者:魏元桂  新闻来源:  【字号: | |

  2014年,我们应县人民检察院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败工作方针,深入推进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为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为切实加强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前瞻性和指导性,现依据我院2014年惩防职务犯罪工作就职务犯罪发案趋势及预防对策分析如下。

  一、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的基本情况

  (一)职务犯罪案件查处情况

  2014年,我院共受理职务犯罪案件15件,其中贪污贿赂案件线索10件、渎职侵权案件线索5件。经初查,立案侦查11件13人,其中:农机贿赂案3件3人、驾考舞弊案2件2人、贪污公款案2件2人、安全监管案1件1人、退耕还林失职案1件2人、食品安全案1件2人、校园安全案1件1人。

  (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情况

  一是密切检企关系,服务重点项目。紧紧围绕全省转型综改和县委加快建设“五新应县”的目标,积极探索构建检察机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联系人民群众的有效载体,主动将检察工作融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结合全省检察机关“十百千”活动要求,我院在全县开展了“两联系、两促进”(联系企业,联系项目,促进廉洁,促进发展)专项行动。确定了12家生产规模较大,科技含量高的重点企业,以及国家重点投资、关系民生民利的重大建设项目作为联系服务对象,在新型产业科技园区设立了专门的检察工作室,与企业签订《检企共建协议》12份,召开座谈会、联席会8次,开展警示教育15场次,发放《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法律法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指引》等宣传资料1200多份。向工程招标单位提供行贿犯罪档案查询服务200多次,提供预防咨询12次,发放《两联系、两促进》联系卡12张,制定了20多项联系企业优化服务的制度,在企业形成了集专项预防、依法维权、法律宣教、帮助扶持为一体的一站式、全方位服务格局,受到了企业和项目建设单位普遍欢迎。

  二是盯紧易发多发行业,实施重点预防。针对房管、卫生、安监、工商等易发多发职务犯罪的重点行业开展预防调查活动10次,形成调查报告10份。并结合自侦部门查办的预防职务犯罪案件和在执法办案中发现的职务犯罪隐患及苗头性问题及时发出预防检察建议20件,均被相关单位采纳。协助配合发案单位建立、完善管理制度15项,取得了“查处一案、教育一片、治理一方、警戒一面”的效果,有效防止了职务犯罪案件重发继发。

  三是开展专题活动,形成预防合力。开展以“深入反腐败,大家来预防”为主题的预防宣传周活动,推进“五进”专题预防,努力营造“崇廉、倡廉、爱廉”的舆论氛围,全力打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圆满完成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升级工作,通过打造规范、便捷的查询平台,努力构建诚信的社会体系和规范的市场行为。2014年共为相关单位及个人提供行贿犯罪档案查询1013件,查询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和威慑力进一步增强。

  四是研究案发规律,提供决策参考。加强职务犯罪规律研究,查找引发职务犯罪苗头性、规律性和普遍性的问题,提出预防对策。重点结合行业、区域特点开展类案分析7例,准确把握职务犯罪发生状况,科学预测职务犯罪发展趋势,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对策,形成了高质量的《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年度报告》,呈送县委主要领导,为其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职务犯罪案件的特点和原因分析

  (一)职务犯罪案件的主要特点

  从2014年所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情况看,职务犯罪在我县基本上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职务犯罪案件罪名比较集中。从涉及的罪名来看,贪污贿赂案件,在农村主要表现为贪污,以套取或截留国家各种惠农补贴居多;在机关主要表现为受贿,以商业贿赂最多;渎职侵权案件:主要表现为懒政、怠政、放弃职责,以县乡两级监管人员和审批把关人员最多。

  2、职务犯罪要案比例呈上升趋势。2014年共查处科级以上干部9人,其中:正科5人,副科4人,同比上升200%,占查处人数的70%。

  3、权钱交易特征明显。其表现形式为“官商勾结”、“权钱交易”,金钱借助于权力,权力置换为金钱。如查处的农机贿赂案件,两任局长、分管副局长利用国家补贴农机具项目,接受经销商贿赂24万元。

  4、涉农职务犯罪案件仍然频发。应县是农业大县,国家惠农项目多、资金投入大。尽管目前项目管理制度很多,但是在资金发放、核查环节监督不力,给一些心存非分之想的人员留下了作案的空隙,致使涉农贪污案频发。2014年查处乡村两级干部涉农犯罪案件1件3人。

  5、犯罪后果严重、影响恶劣。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犯罪不仅给国家和集体造成了经济损失,还给党和政府形象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引发上访乃至群体性事件。如反渎局查处的毒辣椒案,因质检和工商相关人员把关不严,致使有毒食品流入学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职务犯罪案件诱发原因分析

  1、思想道德防线崩溃。职务犯罪往往起源于最初的腐败意识,遏制腐败意识蔓延是防止职务犯罪的第一道防线。从去年被查处人员的思想层面来看,主要是他们长期放弃对世界观的改造,不注重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导致政治信仰颓废、私欲膨胀、思想防线崩溃,把手中的权力看做为个人牟取利益的工具。其行为表现为,在决策上听不进不同意见,独断专行;在经济上贪污受贿搞权钱交易;在生活上追求吃喝享乐,直至蜕变成人民的罪人。

  2、过度追求物质利益。一些干部经不起利益诱惑,在“不套白不套”的思想作祟下,私欲恶性膨胀,把手中的公权商品化。有的甚至为职务犯罪被披上“合法”的外衣,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如在涉农惠民资金上,一些干部以为民办实事为幌子,大肆套取国家资金,满足个人私欲。

  3、权力高度集中且缺乏有效监督。单位“一把手”权力太大,“一支笔、一言堂”表现突出,非“一把手”涉案人员在案发前也都掌握本单位的某项实权,这些相对集中的权力,又缺乏日常监督,运行不规范,再加上重要岗位相对固定,长期不调岗、不轮岗,客观上为实施犯罪创造了条件。

  4、对乡村干部的教育管理力度不够,防控机制缺失。农村基层组织干部文化水平相对不高,个人素质参差不齐,普遍存在宗旨意识淡化、法律意识淡薄、奉献意识缺位的问题,有的甚至抱着上台就要捞一把的心理。加上村级财务管理混乱,不按期限做账、账外账甚至不设账现象很普遍,账目不清,白条常见,使财务制度形同虚设。

  5、攀比和侥幸心理作祟。在“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官本位主义作祟下,公款宴请、豪华消费的奢侈风沉渣泛起,不仅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而且腐蚀着部分意志薄弱的国家工作人员的灵魂,导致他们为追求奢侈的生活方式而涉入犯罪的深渊。近年来,尽管检察机关加大了对职务犯罪案件的查处力度,但每年查案数与实际发案数相比微乎其微,再加上职务犯罪被告人被判处实刑的少,使有些人觉得被查到的风险小,即使被查到了代价也不大,所以心存侥幸,以致肆无忌惮。

  三、应县职务犯罪的发展趋势分析

  职务犯罪发展趋势和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反腐力度相关联。根据查处职务犯罪案件的特点和发案规律分析,今后一段时期我县职务犯罪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1、犯罪形态发生变化。随着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和巡视制度推进,制度反腐得到重视和深化,各项监督机制和措施日渐完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也不断健全和规范,腐败的存量会大幅减少。但规范的程序和逐步改变的权力运作,一些人无利不干事、懒政、怠政、不负责、不担当、不作为会明显增多,尤其是监管和审批环节失职、渎职案件会呈明显上升态势。

  2、职务犯罪窝案、串案进一步增多。尽管市场经济带来的福利诱惑不断增多,但随着制度反腐日益完善,权力分解和机制制约不断加强,一人完成职务犯罪的空间进一步压缩,多人或内外勾结犯罪特征凸显,行业或系统职务犯罪风险增加,从2014年查处情况看,窝案、串案职务犯罪比例将会增多。

  3、工程建设、社会保障仍然是职务犯罪高发的重点领域。随着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性投资工程增多,资金投入密集度加大,加上各级行政审批权力大幅度下放,利益关系也随之更加复杂,管控难度大、权力寻租的可能性增强,特别是在规划审批、土地出让、招标投标、工程变更、质量安全、消防管理、资金管理、物资采购、报销及发放审批等重点环节都存在职务犯罪的高风险,可能成为“小官大贪”式腐败的重点领域。

  4、办事人员将成职务犯罪易发群体。劳动、卫生、医保、就业等部门掌握办理手续、发放资金的办事人员,乡镇、村级基层组织拥有支配资金权力的办事人员,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易感群体,如果监管明显缺失,“苍蝇”式腐败仍会不断出现。

  5、发生渎职侵权职务犯罪风险增加。新一轮深化改革中,各种利益诉求增多,群众法律维权意识提高,社会管理力度增强,对负有监管职能的行政执法单位和人员的履职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在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民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事务推进中,严格要求依法行政,规矩执法。当与群众发生重大利益冲突时,若处置不当或监管不到位,发生渎职侵权的风险将会明显增加。

  四、预防职务犯罪的对策和建议

  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预防职务犯罪出生产力”的科学论断,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一系列反腐倡廉部署要求,按照《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的要求,坚持“教育是基础、制度是根本、监督是关键”的反腐倡廉工作方针,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导致腐败现象发生的深层次问题,铲除职务犯罪滋生蔓延的一切主客观条件,使其主观上不想腐败、不敢腐败,客观上不能腐败、不让腐败,从而有效控制和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遏制和减少腐败增量。现根据我县2014年查处职务犯罪的实际,提出如下防范对策:

  1、加强对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领导。调整、充实预防职务犯罪领导机构,吸纳更多的单位负责人参与,从组织上强化其党风廉政建设和预防职务犯罪的主体责任。要充分发挥县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组的作用,加强组织协调和预防规范化建设,及时研究解决预防工作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进一步彰显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的持久功效。要在每年年初,召开一次全县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会议,以确定和落实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阶段性任务目标,切实把预防工作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评价中,加大履职考核和责任追究力度。

  2、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筑牢拒腐防变防线。一是深入开展廉洁教育。按照《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紧紧围绕党中央反腐倡廉的重大决策,结合我县经济特色和地域实际,对全县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教育。依照“六权治本”方略编紧制度的笼子,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和执法执政能力。二是运用应县廉政教育和预防职务犯罪警示基地,组织全县国家工作人员、农村“两委”干部,持久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和预防警示教育,用发生在本地的案例教育本地干部,打牢廉洁从政、依法行政的思想基础。三是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整合县内各种媒体,广泛运用公益广告、廉政教育片、宣传手册等形式扩大社会影响,使预防工作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力支持和积极参与。

  3、完善各项制度确保权力正确行使。一是实行阳光政务,增强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切实贯彻落实重大决策集体讨论决定制度,做到凡属重大事务必须经过集体讨论和民主决策程序,让整个过程结果透明,杜绝“一言堂、一支笔”现象。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权力,推动行政执法信息共享机制,使行政执法的每一个环节都在阳光下运行。二是对权力集中的热点部门建立和落实人员轮岗制度。低职务、有实权的人员职务犯罪是一个新的趋势,为避免权力滥用,应当明确制定和严格落实人员轮岗制度,特别是对掌握人财物审核权的基层基础岗位人员要定期轮换。对在关键岗位工作时间较长的人员,更要及时进行交流,以避免因管辖时间过长,导致自律性降低,敬畏心缺失,随意行权,违法成本增加。三是充分发挥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作用,切实加强监察,审计,组织部门的监督作用,对建设、国土、环保和民生保障的项目建设和资金运行情况,变突击检查为常规检查,化被动监督为主动监督,对已经完成的项目,要严格审计验收。

  4、深入开展预防调查。针对职务犯罪易发多发行业和领域,查找职务犯罪隐患和风险源点,分析犯罪原因,有针对性地从源头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强化预防咨询,积极协助行业系统建立健全制度,推动行业完善管理体系建设,建立预防职务犯罪的长效工作机制,切实提高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针对性、前瞻性和实效性,努力将职务犯罪遏制和减少到最低限度。

  5、构建大预防格局。建立检察机关与其他机关共同预防职务犯罪协作机制,健全落实现有防范制度,充实完善新机制,创新采取新措施,创建主体明确、多方合作,共同预防的新格局。加强机关内部的廉政风险防控,在内部建立预防职务犯罪新机制,对重点岗位特别是具有审批权、决策权的岗位进行风险评估,然后针对岗位职权,制定预防职务犯罪对策,防控职权行使风险,减少职务犯罪发生的机会。









 
基层联播
·怀仁:对自侦案件同步监督
·大同南郊区:强化办案安全意识
·吉县:提高税务人员廉洁意识
·晋城:服务保障换届选举
·岚县:成立安置帮教基地
专题活动